贾旭:每个瞬间都值得
贾旭,97级英语专业,君联资本投资总监,北京语言大学企业家校友会副秘书长。
与北语的缘分
说起为何选择北语,贾旭的回答很真实:“我是97年入学,高中毕业报选志愿懵懂,高中英语成绩不错,英语学习比较轻松,在这种背景下报考了北语。”在英语上的长处牵引着贾旭来到了北语。“北语是我的第一志愿”,贾旭说。
在北语——那些充实、有趣、疯狂的日子
贾旭喜欢踢球,在北语上学的时候,几乎每天都在北语的土操场、篮球场上踢足球。北语男生不多,能在一起踢球更是莫大的缘分。特别是在北语校队参加北京高校联赛,都是跟北大、清华、人大、公安大学等高校过招,虽然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如若能成功保级,也是巨大的成就。那些穿着胶鞋,踩在土操场上挥汗如雨,回来在水房里凉水管子冲凉的日子,现在想想,就像是天堂。
贾旭是97年入学。大一加入英语学生会做文艺部干事,大二担任文艺部部长,大三是学生会主席。贾旭回忆说, 99年是个重要年份,学生会的活动也特别多:美国使馆游行、澳门回归、50年国庆游行等等,都发生在这一年。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的使馆被美国轰炸,3名记者殉国。北京高校的学生都参加了爱国示威活动。北语学生的爱国热情非常纯粹,非常饱满,但同样非常理性,非常有秩序。贾旭自豪地说到,北语的学生完全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GRE”的孩子,而是心智成熟,大是大非面前敢表达,敢担当的热血青年。
贾旭回忆说,学生会的工作非常锻炼人,同时他鼓励在校的同学,多去参加学生会的活动、多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说到英院最近举办的“戏剧之夜”,贾旭回忆,他们班当时有人参与戏剧社,那时候戏剧社就很有特色,从服装到剧本,雕琢得都很好。今年的“戏剧之夜”效果震撼,贾旭对此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实大家还是很花心思很花功夫的,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和积累,确实越做越好!记得当年班上同学参演的“飘”片段,跟指导老师反复探讨,“为什么自己台词片段的时候都流眼泪了,为什么演出效果并不好”,指导老师说“感动自己只是个起点,要把感染力清晰的,有力量的表达出来,才能感染别人”。现在想想,这话讲的,还真的不只是针对戏剧。
贾旭当年当时和几个人攒了一个乐队,有一个吉他手,一个贝斯,他是架子鼓,很有趣的地方是,他之前从来没打过架子鼓,“所以我们就一起扒带子,就是用随声听听磁带,然后我们就去听磁带,听三秒钟,知道这个鼓是这么打的,没听明白又往前倒,就这么学的”。就这样,这只“速成”乐队还参加了一次学校的汇报演出,贾旭坦言,这件事现在想想都觉得很神奇,他们当时就这么就敢上去了,不知道天高地厚大概就是这意思。
在贾旭看来,用一个词来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并不足够。他觉得,大四的时候回顾四年生活,会感觉经历了“很多”,甚至会有历经沧桑的感慨。现在再重新回顾,会发现其中的点点滴滴,其实都是美好,都是理所应当,都是宝贵的青春。
“你所执着东西后来发现可能没有那么重要,你所忽视的东西后来发现对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四年当中,每一个认真走过的瞬间,都会在变成宝贵的回忆和经验,在未来的某一天闪闪发光。
职业生涯——校友的力量
贾旭的本科专业是英语,目前从事风险投资工作。说起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对于从事的工作和本科期间的专业衔接的问题,贾旭分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贾旭毕业的时候就作为应届生去应聘了金隅集团,在金隅集团的对外经济贸易处工作。在学校期间他考了GMAT,后来就以这个成绩作为条件之一,去了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 ),在那里攻读金融MBA学位,回国以后机缘巧合进入到投资行业。
关于经验,贾旭首先感谢了96英金的韩悦学姐,“当时我要出国读书,就请教她,她就把出国的流程、面试啊,都帮我安排进去,最终也如愿等到了对方学校的官员来北京面试的机会。面试结束后的某一天,突然接到学姐打来的电话:‘准备钱吧!’于是在2003年非典之初,我飞往加拿大并顺利完成金融MBA学业”。在McMaster读书期间,贾旭也结识的一位挚友,贾旭回国也是由于受到了这一位校友的引荐,才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现在的这个公司做风险投资。贾旭认为,校友的力量是很强大的,3分天赋,6分努力,最后还要有1分有贵人相助。
丰富生活,丰富技能
转眼间,多个大型的语言等级考试就要到了。贾旭为在校的语言专业的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心得体会。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通过专四和专八考试是在校期间是一个本分;但同时,还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活和交往中去,去丰富技能,这样在未来会有很多的好处。
对于英语这个专业来讲,贾旭觉得英专本身就有很多方向,而英语是一个工具,用来开启更多的选择。他分享到,“你要生活更丰富,结交更多朋友,学习更多的其他的知识,这个就很重要”。
“内卷”是老天爷跟我们开的时间的玩笑
关于“内卷”,贾旭有着属于自己的解读和看法。
对贾旭而言,内卷是个社会现象,谁也逃脱不开。“对我来说,内卷最痛苦的是我写一个东西,原来用五十页就能说清楚了,但我的同事要写一百页,那我就得写一百二十页,后来他们又写一百三十页,我也不得不写一百五十页。”贾旭承认,“内卷”是大家都没办法逃避的问题,但关键是要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它。贾旭说这样的竞争其实一直存在,只不过到了今天有了一个更炫的名字,其实本质就是竞争的要素在增加。这个过程中,把握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信、积极学习,才是面对内卷的应有态度。
贾旭告诉同学们,自信是很重要的生活态度。离开大学你就会发现,没有人会苦口婆心要求你继续学习,不断进步。贾旭说,其实一个人在十八九岁觉得困难的事,等到过了十几年再回忆起来,都会觉得不过如此。那些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其实都是老天爷跟我们开的时间的玩笑而已。
寄语和希望
最后,贾旭希望大家在大学里,能够开阔视野,认真对待、认真体会在北语的日子,拥有自己的收获,不负青春。